会议专题

浅谈县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县级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比重大,在一定程度上要受气象灾害的制约,如果气象服务不到位,气象灾害信息传递不畅、利用不充分,就会影响县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建立了县级气象服务体系,采用全面的服务手段,快速及时地把气象灾害预警等气象服务综合信息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手中,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把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建立气象服务体系,要坚持气象服务与经济建设工作同步进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立完善统一的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县级气象服务和防灾抗灾的能力.气象服务体系包括天气预报的发布和接收、气象灾害的防御等内容.一是按照各县地理、气候特征,以及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分布特点,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接受对象,建立健全县级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监测、预报、发布、综合接收平台,做好县级乡村灾害天气信息的发布和接收.二是组织编印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气象科普知识相关资料,组建农村气象信息站,在田间地头村尾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发放防灾减灾手册,组织气象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村学校,为农村学生讲解气象科普知识,通过学生带回家庭,使气象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提高广大群众自觉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各地要对县级气象服务体系进行广泛宣传,让各级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县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好各项工作,真正把县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发布,充分发挥县级气象服务体系的作用,建立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及乡镇以下气象信息传送渠道,制定适当的奖励机制,建立考核管理机制.县级气象部门是气象系统的基层单位,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开展气象服务.因此,做好县级气象报务体系的建设,对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县级气象部门 奖励机制 气象报务

黄翠珍 李荣迪 潘田凤

来宾市气象局,广西来宾,546100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