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部龙卷风的发生时段和地域分布特点
通过对河南省西部龙卷风发生的有关历史资料(1949-2008年)进行调查和等级划分,结合其发生时段和地域上的特点,分析得知:相对全省而言豫西(多丘陵、山地)发生龙卷风共有31次,占河南全省龙卷风发生总次数(93次)的33.3%,而调查区域占全省面积的50%左右,与豫东平原相比,龙卷风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按年代,以90年代发生最多,为18次,其次是本世纪初6次,80年代4次,其余的50、60、70年代均只有1次记录;按年份统计,1994龙卷风最多,为7次,其次是1991年出现5次,2001年发生龙卷风3次,1984和1995年均为2次,其余年份有一次或没有发生;按发生的月份,主要集中在5~8月,各月相应为:1、11、12和7次,6~8月份龙卷风占区域全年龙卷风总次数的96.8%,可见豫西的龙卷风只有在盛夏才可能发生.从出现地域来看,发生过4次龙卷风的地方有禹州和长葛(均为F0级),发生过3次的地方是鲁山(均为F1级),发生过2次龙卷风的地方有孟津、洛阳、汝阳、偃师、汝州、郏县、叶县和辉县等8县(市),发生过1次龙卷风的有三门峡、洛宁、渑池、内乡、宜阳、宝丰、焦作、新密、襄城和舞钢等10个县(市),其余34个县(市)没有龙卷风的相关记录.将调查区域内历年发生的31次龙卷风初步划分为F0、F1、F2三个等级:F0级17次,F1级12次,F2级2次,可见豫西区域发生的龙卷风多为F0、F1低级别的,强度不大,F2等级较少,并且只有相对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才会促生龙卷风.龙卷风大多来去迅猛,不可预测,其突发性决定了对其防范的难度,目前只有通过雷达才能捕捉到他的”近身踪影”,因此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和防护技巧就显得更为实际和有效.作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大型工程项目(如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安全系数要求较高的大型建设项目),其选址和工程设计基准一般要依据该区域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龙卷风综合分析结果.湖北、山东、山西的陈正洪、薛德强、张红雨等周边省份都作过类似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调查和发生时段、空间、强度分级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得出较为客观的统计结果供大家参考.
龙卷风 发生概率 强度分级 空间分布
申占营 张静 薛龙琴 师丽魁 王红振 王红杏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 河南省气象培训中心,郑州,450003 郑州市气象局,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