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德州两次降雪过程的预报服务对比分析

应用常规气象资料、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对2009年11月11-12日的暴雪过程和2010年2月9-10日的降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次过程在发生前期形势相似,影响系统强度差异较大,产生暴雪的形势明显要好,但受暴雪过程影响,第二次过程预报量级偏大;数值预报产品对暴雪过程预报较好,对第二次过程预报效果较差,但由于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出现失误,预报与实况差别较大.过程一预报准确的原因主要有:(1)暴雪发生前期高空、地面形势发展较好,(2)上游的天气实况为我们发布暴雪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3)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预报效果很好,尤其我国的T639模式对这次过程的天气形势预报能力已经与EC模式相当.过程二预报量级偏大的原因主要有:(1)这两次过程形势上的相似对我们的预报思路影响较大,(2)我们对天气形势背景分析欠缺,过分地依赖数值预报产品,而又没有仔细分析各家模式形势场预报的强度与降水量的对应关系.德州市气象台10日下午预报:12日有大到暴雪,过程平均降雪量可达5~10毫米;11日下午预报全市有暴雪,实况是11夜间到12日上午,全市有10县(市)出现暴雪(仅宁津8.9毫米),预报与实况基本一致,预报比较成功.同时还发布了重要天气预报,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号、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服务比较成功.对2010年2月9-10日的降雪过程,德州市气象台从5日开始滚动发布10日有中到大雪或大雪预报,直到9日才将降雪量级减小到中雪、南部县市大雪,实况是2月8日20时至10日08时出现小雪,预报与实况相差较大,存在失误,服务效果较差.

暴雪 气象服务 数值预报

胡雪红 陈华凯

德州市气象局,山东,253078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7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