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本文利用粤北地区韶关和清远15个站1980-2007年共28年的灰霾日数、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1979年1月到2006年12月逐月气候指数资料、以及1979-2006年NCEP月平均500hpa高度场再分析格点资料,水平分辨为2.5°×2.5°,通过线性趋势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粤北地区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为粤北灰霾天气的预测、防治和影响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分析结果表明,粤北地区1980-2007年灰霾总日数的极大中心在始兴县,年均78.4天,乳源是极小中心,年均2.4天;1月和12月出现灰霾日数最多,7月最少.灰霾年日数变率最大在佛冈、清远,标准差极小中心在乳源和翁源.大部分地区的灰霾日数逐渐增多,尤其2000年以后增加非常明显,其中增加最快的地区在清远和佛冈,线性趋向值超过5.3天/a;大部分台站的灰霾日数以10月和4月的线性增加趋势最明显,超过0.3天/a,7月线性趋向值最小,仅有0.13天/a,其次是6月0.19天/a.灰霾日数与与年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日数却呈显著负相关,均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对粤北地区灰霾日数影响最明显的前期大气环流是前一年2月、10月和11月的大气环流.尤其当2月份的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较大,亚洲纬向环流指数较小,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时,粤北地区次年大部分站灰霾日数会偏多.粤北地区逐年灰霾日数与前一年逐月500hpa高度场相关最明显的地区在5°S-25°N,0-25°E的区域,以及5°S-25°N,335°E-360°E之间的区域,大部分月份这两个区域的高度场与粤北地区逐年灰霾日数均有较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又以前一年2月的500hpa高度场相关最明显.从大西洋中部-非洲中北部-阿拉伯海北部-印度、巴基斯坦一带,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西太平洋的500hpa高度偏高时,粤北地区次年灰霾日数会偏多.
气候学 灰霾 时空特征 大气环流 粤北地区
刘艳群
韶关市气象台,广东韶关,512028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