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技术,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MODIS数据,同时考虑河南省自身实际地理和植被覆盖情况,在对最大光利用率和水分胁迫系数的获取进行相应地改进的基础上,利用CASA模型对河南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08年河南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为22.75MtC;空间分布上,河南省NPP分布和植被类型分布几乎完全一致,森林植被最大,然后依次是灌丛、草地、农田等.河南省植被类型分布比较明显,林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北部和山西交界地区以及南部与湖北交界地区,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NPP最高;同时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作物为主要植被类型,遍布在村庄和城镇周围,由于农作物自身特殊的生长周期,从收获到出苗这个阶段是无植被覆盖的,因此全年平均下来其NPP值较低.灌木林地在我省分布较少,主要分布在森林植被边缘地带,其值仅次于森林植被;而草地分布也并不多,在冬季地上部分干枯,NPP全年平均值和耕地基本持平.时间分布上,5月、7月和8月的NPP最大,它们的和占全年总量的56.84%,超过了全年的一半.这是因为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冬季过后天气转暖,经过返青恢复期之后5月份植物生长茂盛,森林、灌丛等植被的NPP均值达到全年最大值,同时主要农作物冬小麦正值快速生长期;7、8月份太阳辐射丰富,水热条件适合植物生长,其中8月份农田植被NPP均值达到全年最大,农作物玉米集中在这段时间生长,同时森林、灌丛、草地等植被NPP均值接近全年最大值.10月份开始,至次年的3月份,由于气温较低,植物生长缓慢,12月、1月和2月植物基本停止生长,因此这段时期内植被的NPP很低,只占全年的1.38%.和Miami、Montreal、Chinkugo模型相比,模拟结果接近于这三种模型的平均值,植被类型NPP均值排序和Chinkugo模型相似,更能反映河南省NPP的实际情况.本文是首次对河南省NPP进行模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净第一性生产力 最大光利用率 河南省 陆地植被
李军玲 邹春辉 刘忠阳 郭其乐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3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