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宁市太阳总辐射长期变化特征

利用南宁市1961-2009年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49a来太阳辐射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49a来南宁市年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在波动中下降,1982-1988年和1994-2007年这种下降趋势超过了α=0.05显著性水平,突变年为1973年.春季、秋季和冬季太阳总辐射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春季太阳总辐射下降突变点为1964年,1970年和1984-1985年通过了α=0.05显著性水平.秋季太阳总辐射突变点为1975年,1988年和2002-2003年通过了α=0.05显著性水平.冬季太阳总辐射下降最明显,其下降突变点为1977年,1985-1986年和1995-2006年两个时段通过了α=0.05显著性水平.而夏季则表现为弱增加的变化趋势.2)南宁市太阳总辐射的月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月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为531.2MJ/m2?a,最小值出现在2月份,为208.9MJ/m2?a,2、4、8和10月太阳总辐射呈弱增加趋势,其余月份呈下降趋势,1月份太阳总辐射下降趋势最显著,下降速率达14.0MJ/m2?10a.3)小波分析表明,近49a来年太阳总辐射存在2~6a和16a左右的年际和年代际尺度显著变化周期,年代际尺度周期信号比年际尺度强;16a左右的周期振荡在1975-1995年能量最大,2~6a尺度的周期振荡在1967年、1981-1992年和1999-2004年通过了置信水平为95%的红噪声检验.春季太阳总辐射变化主要表现为2~6a和16a左右的周期振荡,和年太阳辐射一致;2~6a尺度的周期振荡在1966-1985年表现明显,16a左右年代际尺度在1980-1989年表现明显.夏季、秋季和冬季太阳总辐射变化周期比较一致,均存在2~6a左右的年际尺度高频变化,但周期变化表现明显的年份各不相同,夏季2~6a尺度的周期振荡在1965-1994年能量较大,秋季2~6a尺度的周期振荡在1966-1997年表现明显,而冬季2~6a尺度的周期振荡在1980-2005年表现明显.各季和年太阳总辐射在振荡强度以及时域分布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特征.

太阳总辐射 长期变化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周绍毅 苏志 李强

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