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
在我国2300个气象台站网中遴选出138个参考站,对全国614个国家级气象站和138个参考站1961-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利用REOF(旋转主分量)分析方法,按照气温变率空间相关特点将全国划分为6大区域,并采用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法分别建立了全国及6大区域平均的国家站和参考站的月、季、年地面气温时间序列,对国家站和参考站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国家站资料建立的全国年平均气温序列在44年间线性增温率为0.278℃/10a,而由参考站资料建立的全国年平均气温序列同期增温率为0.202℃/10a.就全国平均来说,1961-2004年间国家站城市化增温率为0.076℃/10a,占全部增温率的27.33%.在6大区域中,除北疆区外,其他地区年平均城市化增温率均非常显著.其中城市化影响最大的地区是江淮区,年平均热岛增温率为0.086℃/10a,其后依次为东北华北区、青藏高原区、华南区和西北区,年平均热岛增温率分别达到0.060℃/10a、0.059℃/10a、0.042℃/10a和0.042℃/10a.各区域年平均热岛增温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江淮区55.48%、青藏高原区23.23%、华南区23.20%、东北华北区15.35%、西北区13.73%、北疆区-1.57%.因此,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造成的国家站地面气温增暖偏差非常显著,今后应予以订正,以便建立代表背景气候变化的区域平均气温序列.
国家气象站 气候变化 城市化增温 地面气温
张爱英 任国玉 周江兴 初子莹 任玉玉 唐国利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北京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9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