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地区海陆风系统对局地环流的影响

在沿海地区,由于城市化,大小城市所产生的热岛效应,对当地的海陆风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对海陆风的影响不可忽视.上海东接东海,西临太湖,受海陆风和湖陆风的影响.近年来上海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下垫面类型发生改变,热岛环流的影响加剧,而且加上人为活动的效应,使得热岛环流系统加强.因此,城市的迅速发展必然会改变局地的环流状况,影响局地降水的时空分布.本文运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PSU的第五代中尺度气象模式MM5V3.6版非静力模式,选择了2004年8月3日为天气状况稳定,处于弱的大尺度环流场中,符合城市热岛和海(湖)陆风的生成条件.并且将初始风场设为静止,并且假设在整个模拟计算时间内没有大尺度的风.在此初始场背景下模拟了夏季上海地区城市热岛与海陆风环流相互影响后的局地环流形势.模拟结果表明,当海陆风环流和城市热岛环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在城市上空叠加时,使近地面水平风速增大,并在上海地区形成三条明显的水平风辐合带,一条为从上海地区的南汇经上海市区和嘉定延伸到江苏的江阴;一条则在位于上海奉贤和金山一带;另外一条几乎贯穿整个崇明岛,它们的强度都较弱,但对这一带的夏季局地对流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为了研究上海城区海陆风和热岛环流的垂直结构,选取了沿太湖、苏州、上海市区一线作一个垂直剖面,结果显示在上海市区上空形成了闭合的局地环流圈,该环流圈高度可达900hPa.从不同时次的剖面垂直速度场分析,午后最大上升速度可增强到60cm/s,最大速度中心约在880hPa附近,上升高度达到800hPa左右,且上升运动区域分布的经向范围增大.可见热岛的作用使市区上空低层大气始终维持着较强的上升运动,尤其在午后与海风环流形成的上升运动区叠加后,使其在垂直方向上有很好的发展.热岛效应使得海陆风环流的上升支气流增强,导致近地层补偿流增强,从而海风响应增强,并可西伸到城市中心.若在有利的流场和天气形势下,在城市区域容易引发局地的强对流天气活动或者对这一带的夏季降水和积云的形成有增强作用而引发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

海陆风环流 城市热岛环流 局地对流活动

胡艳 李青青

上海市闵行区气象局,上海,201100 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9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