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U1””U2”及周边地区2004年8、9月层积云及谱的飞机探测研究

2004年8~9月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articleMeasuringSystem,简称PMS)对我国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三次锋面云系进行了探测,本文分析了这三次降水性层积云中各种粒子的垂直、水平结构和谱分布.研究结果表明,8月12日和9月14日架次的上升飞行探测在云系发展阶段,8月15日则在云系发展后期至消散阶段,三次降水云系基本是锋面云系控制下的层积混合云系,云系内有分层,云底高度基本低于3000m,云内以直径5~9μm、200μm和400~1000μm的云和降水粒子为主.暖锋层积云系(9月14日)与冷锋层积云系(8月12日、8月15日)相比较,冷锋层积云系(8月12日和8月15日)内存在多个干层,9月14日则没有干层.9月14日的特征值较大,FSSP-100、GA2、GB2探测到粒子浓度的最大值分别是318.97cm-3、0.03cm-3、0.0065cm-3,24小时降水量也最大.8月12日粒子浓度的垂直分布不均匀,直径变化较小,3个探头的探测结果分别是以3~17μm、200μm和500μm的粒子为主,过冷水含量随温度降低而有所增加.8月15日的层积云内有逆温,特征值基本上比8月12日小,粒子垂直分布起伏较大,水平方向小粒子分布较均匀,大粒子则起伏明显.9月14日等温层与逆温层相连,较低的等温层底(-4℃)出现10μm小粒子的累积;垂直方向上,由于有强对流区的存在,造成小粒子的分布在对流区浓度大、尺度小,区外则反之;大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直径在400μm和1100μm左右.GA2谱分布以单峰结构为主,8月12日和9月14日的峰值直径均在200μm左右,峰值浓度大多1.0×10-5cm-3,8月15日峰值直径在400~800μm之间,峰值浓度最低,9月14日的谱宽最宽.0℃层以下大粒子的浓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0℃层以上各架次谱型相近.8月12日Gamma分布的拟合效果较好,9月14日适合用N(D)=nDmexp(-aD+bD2-cD3)拟合.

机载粒子测量系统 北京地区 层积云 分布特征

范烨 郭学良 张佃国 付丹红 陈建东 马跃琍

南京市气象局,南京,21000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济南,25003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