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京一次辐射雾过程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及其演变特征

为了研究南京地区冬季不同类型雾的物理过程,揭示雾的边界层结构和宏微观特征,于2006-2008年冬季在南京北郊进行了三期雾的外场综合观测.本文选取2007年12月10~11日一次强辐射雾过程,分析其物理过程和宏微观结构,研究边界层动力、热力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并对雾过程中地气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强辐射雾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形成、发展、成熟和消散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微物理结构和能见度差异很大;2)强辐射雾具有爆发性增强特征,爆发性发展是在日出后地面蒸发增强和弱冷空气侵入时发生的,仅20分钟雾体含水量突增3个量级,谱宽增大4倍,浓雾变为强浓雾;3)这次强辐射雾具有双层结构,地面雾和上层雾顶部均具有强逆温和逆湿结构,雾顶之上均存在边界层急流区;4)湍强、湍流动能及摩擦风速等在雾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有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5)在雾的发展和成熟阶段,低空风平均动能显著减小,在垂直方向的变化明显减弱.

南京地区 浓雾 热力结构 动力结构

刘端阳 杨军 牛生杰 李子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4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