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次人工消(减)雨作业过程的卫星反演产品条件分析

2009年9月19-20日十一运会演练期间,受低槽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山东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小到中雨的积层混合云降水天气过程,山东人影办针对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十一运会人工消(减)作业试验.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安装在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的”FY-2静止卫星云物理特征参数反演系统”实时运行得到的云物理特征产品,结合常规观测及地面自动站观测数据,对降水过程的云参数及地面雨量进行单点及区域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9月19日8时,高空三层在蒙古附近有明显的西风槽系统存在,且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说明系统处于发展加强阶段,850hPa山东处于反气旋环流控制之下,地面降水主要位于黄淮西部地区.20时冷空气缓慢东移南下,700和850hPa槽线已经移近我省西部,高空山东西部已转为西南风,山东南部倒槽形成,地面降雨带也有所北抬,鲁西地区出现了弱降水.20日8时,700和850hPa槽线移到山东西部地区,地面冷锋影响我省,20时高空槽基本移出山东.(2)云顶高度、云顶温度、过冷层厚度和云光学厚度与地面降水的相关性不好,云参数发展旺盛时地面并未出现降水中心,而且有时并未出现降水;云参数较弱时,地面反而出现降水.在有地面降水时段,云参数及地面降水的极大、极小值的振荡规律相关性不好,对本次降水过程的指示性不强.(3)云粒子有效半径及云液水路径对本次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指示作用,但云粒子有效半径在降水后半段指示作用不强,云液水路径在整个降水期间对降水的敏感性较云粒子有效半径更强,二者极值的变化超前于地面降水30分钟到1个小时;云液水路径及云粒子有效半径大值区与地面雨量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云液水路径>400g.m-2及云粒子有效半径>27μm的区域与地面雨强的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掌握云参数的演变规律,有助于监测、识别大范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和分析可播区.上述结论只是针对一次降水过程得出,尚需更多个例进行验证.

卫星反演 云参数 云液水路径 云粒子有效半径

盛日锋 龚佃利 王庆 陈西利 周黎明

山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济南,250031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7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