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陕西一次春季层状云增雨卫星反演分析

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我国各地利用飞机、高炮、火箭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实施范围、使用工具、投入经费居世界第一.为了增强作业科学性,提高作业效果,识别适宜的催化对象是人工增雨关键技术之一.卫星作为常规的云探测工具,具有大范围、连续性、资料获取便利、多光谱的优势,利用极轨和静止卫星可见光和红外资料,通过反演和多光谱分析,可以从云厚、粒子大小、顶高的不同配置获得云系特征和降水过程的多种信息,结合增雨假定和过去的研究成果分析增雨潜力.2009年我国北方春季大范围干旱,各地抓住2月份的降水过程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选取2009年2月7日至8日陕西层状云降水过程,用MODIS极轨卫星资料反演分析云系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1)2月7日白天,降水很少,云顶温度-10℃,Re为10μm左右,云体较厚(2km),含有丰富过冷水,冰晶或大滴不足;(2)夜间在有高云参与的情况下,12小时降水达到7~12mm,产生了较好的降水;(3)持续稳定的中低层状云系具备产生降水的环境,只是缺乏冰晶(或大滴),存在较好的增雨作业机会.用FY2C静止卫星跟踪云系的演变发现:云系维持时间达30小时,7日白天到夜间云层增厚(2km→4.4km),但是云顶温度相对较高(-7~-12℃),Re较小(小于15μm)且稳定,降水少,这类云的自然降水过程较弱,具有较好的增雨作业潜力.综合分析得出适宜过冷层状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初步卫星判据为:云厚达2km以上,云顶温度-10~-20℃,云顶Re小于15μm.卫星多光谱反演技术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选择提供了新的应用途径.

卫星反演 层状云 人工增雨条件 过冷云 卫星判据

刘贵华 余兴 贾玲 岳治国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陕西西安,710014 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4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