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气象为农业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的首要任务.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农村是气象工作最广阔的领域,农民是气象服务最广大的对象,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以缺少的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气象部门不仅在防台、防汛、抗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而且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农村仍然属于气象服务的边远地带和防御气象灾害的薄弱地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握我国农业农村基本特征、着眼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快气象科技服务向农村延伸,做好农村气象科技服务,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每个气象工作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气象科技为农服务存在的诸如服务面较窄、气象信息不够准确、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不够及时、信息的传递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等现状和问题,探索着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好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一是要加强气象工作者为农服务的责任感;二是要建立和健全服务农村的气象信息组织机构;三是要积极拓展为农服务的气象信息种类和传播途径;四是要发展包括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五是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农业气象服务 气象信息组织 传播途径 灾害防御机制
苏娟 张宇
桂林市气象局,广西桂林,541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