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GIS技术的海南台风灾害评估方法研究

选择台风活动频繁、危害严重、具有代表性的海南岛作为研究区,在台风灾害形成环境背景和台风灾害数据库的基础上,确定参评的动态和静态因子,利用可拓理论建立海南岛台风灾害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分为5级.通过数值预报、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站等多种方式获取降水和风数据.将GIS技术与台风灾害评估相结合,利用COM技术和ArcObjects组件开发技术,建立了海南台风灾害实时评估业务系统.该系统是利用ARCGIS进行二次开发,以海南台风灾害形成环境背景和台风灾害数据库为支撑,以气象局的多种降水和风产品为台风灾害的动态数据获取手段,通过可拓数学评估模型的计算,对台风灾害进行实时评估的系统.该系统在结构上主要由基础数据图层、灾前预评估模块、灾中-灾后评估模块、参数设置等五个主要模块构成.系统在2009年汛期投入业务运行,系统具有定时获取降水和风数据,每日08点和20点两次更新评估结果和全自动运行的特点,连续向前滚动评估,能快速、实时地掌握台风造成的灾害程度.根据”海南台风灾害评估业务系统”的灾害实时评估模块运行结果分析,热带风暴”天鹅”影响过程(2009年8月5日20时-9日20时)对海南西部和北部造成较大的灾害,其中临高、儋州、昌江、东方等部分地区的灾害等级达到三级,属中度灾害影响,其它地区的灾害等级为一到二级,影响较小,业务系统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基本一致.海南台风灾害评估业务系统刚刚建立,投入实际业务运行时间不长,评估实例偏少,评估模型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不断总结、修正各个参数和影响因素的域值范围和权重系数,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区域台风灾害评估模型.

海南岛 台风 灾害评估 GIS技术

张京红 刘少军 田光辉 蔡大鑫 谢瑞红 许向春

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口 570203 南海气象减灾防灾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203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