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RegCM3对华东区域2010年汛期预报及回报试验

近年业务实践表明,提高区域短期气候预测水平主要依靠客观方法,其中统计降尺度方法的作用尤为明显.而若在此基础上辅以物理解释较为明确的动力降尺度预测(区域气候模式),则无论从丰富气候预测产品的种类,还是从气候预测业务发展角度讲,都是必要的.上海气候中心在国家气候中心预测研究室的协助下,于2007年冬季开始在曙光机群(曙光TC4000L集群系统)上开展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业务,至今已完成2年共8个季度的模式业务化运行(陈伯民等,2008),并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RegCM_NCC源代码为串行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在短期气候预测中作用的发挥.例如,在曙光TC4000L条件下通常无法及时给气候会商提供更高分辨率或多边值、多物理过程参数的集合预报结果.为了弥补RegCM_NCC的这一不足,我们将RegCM3(3.1版)移植到曙光TC4000L,并经过初步调试实现了和国家气候中心T63全球海气耦合模式的嵌套,然后用T63模式作驱动场、2010年2月1日为初始日做了2010年5~10月及汛期的业务预报,最后为检验模式预报性能,做了近10年(1998-2007年)夏季(6-8月)回报试验.

区域气候模式 RegCM3模式 短期气候预测

董广涛 陈葆德 陈伯民

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200030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5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