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过去40多年来新疆地区干旱气候的变化及其未来趋势预估

近年来,施雅风等通过地表气温升高、降水量、冰川消融量和径流量连续多年增加、内陆湖泊水位显著上升、洪水灾害增加、植被有所改善和沙尘暴日数锐减一系列气候变化事实,指出了新疆地区气候于1987年突然向暖、湿型转型,进而提出了西北气候自暖干向暖湿转型的假说,并依据相关古气候记录推测其可能为世纪尺度的气候变化.利用新疆气象局提供的90个气象台站的连续观测记录,计算了1961-2003年新疆地区年平均和季节平均自适应Palmer干旱指数的气候态及其变化趋势,表明新疆地区气候就平均态而言整体上属于正常的气候条件,研究时段内年平均和季节平均气候以湿润化趋势为主要变化特征,定性的分析显示地表气温的持续上升倾向于引起干旱化,而降水的增加则有利于气候的湿润化趋势.并发现新疆气候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资料分级的基础上,文章利用IPCC模式的数据对新疆未来的干旱气候变化作了预估.在SRESA2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下,21世纪90年代新疆地区地表气温的升高会导致干旱化的发生,而降水的增加则有利于湿润化,在二者的联合作用下,新疆地区的干湿状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Palmer干旱指数 新疆 气候变化

苏明峰 姜大膀 王会军

厦门市气象局,福建,361012厦门市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福建,36101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16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