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中段干旱荒漠区土壤水热状况初步分析
世界范围内的干旱、半干旱区草地和荒漠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一半,是地球陆面上最大的下垫面.与其他下垫面相比,生态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下垫面对气候有更大的影响.土壤水分是连接气候变化和植被覆盖动态的关键因子.土壤水分在干旱区用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了解土壤水分状况,掌握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对于改善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张掖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所处地带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是中国气象局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气候观象台示范站之一,其建成至今,已一年有余,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本文通过对位于干旱荒漠区的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土壤温湿度、土壤温度梯度、土壤导热率分析,结果表明:观象台土壤温度年变化、日变化较明显,受辐射变化影响大;土壤湿度年变化、日变化不明显,受降水影响较大.不管冬、春、夏季,观象台观测到的各层土壤温度在晴天日变化较明显,而且变化情况较相似,但在雨(雪)天,各层土壤温度日变化不明显.观象台观测到的土壤湿度在晴天和雨(雪)天日变化均不明显,在冬季土壤湿度波动很小,春季和夏季相对波动较大,而且土壤湿度对降水有一定滞后响应.张掖观象台土壤温度梯度冬季为正,方向指向地下,热量从土壤深层传向地表;春、夏季相反.土壤导热率基本在1.0-1.3W·m-1·℃-1之间,进一步证实了湿的土壤比干的土壤导热率大.
干旱荒漠区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导热率
柳媛普 李耀辉 王胜 刘宏谊 张良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