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审编流程体现省级内刊的”基石”作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气象科学的研究水平及论文质量、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论文的载体--气象类专业期刊也在发生着变革.气象期刊的发展备受气象期刊界的广泛关注,受到主管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据有关文献统计,在55种大气科学类专业期刊中,大多数在90年代以前创刊,近10年中,由于公开出版期刊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仅有<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17”.目前,各省市气象局主办的内刊有12种(已停刊的除外),占全部气象类期刊的25%,数量较多.在当前”一号难求”的现状下,内刊处境艰难,从而限制了期刊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众多气象部门,内刊作为本省唯一一份气象学术刊物,大都有创刊几十年的经历,尽管在气象学术园地里依然柔弱、默默无闻,但她见证了许许多多气象工作者从初出茅庐的新秀到高精尖人才的成长历程,他们从这里起步,从最初简单的个例分析到数值模式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大气科学前沿,学术成果不断登上<气象>、<大气科学学报>、<应用气象学报>甚至ESCI、SCI等.可见,内刊起到了一条纽带,一座舞台,一架桥梁、一块基石的作用.从夹缝中求生存,内刊体现的重视和发挥期刊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以<河北气象>期刊为例,在编审过程中从细微处做起,严把审稿关,甘当引领者,让作者”投有所得”.从培养人才角度出发,以人文本,将办刊过程与学术研究、气象业务发展、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了扩大内刊在本省的影响力,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开设了”摄影园地”等非专业人员栏目,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的封面征集活动,让大家的刊物大家办,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活跃了办刊气氛,与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建立了密切的沟通渠道.在目前”一号难求”、处境艰难的形势下,将内刊的作用发挥极致,扩大内刊的影响力,发挥内刊的导向作用,引领作者、服务读者向更高更远迈进,这不失为当前内刊处于夹缝的生存之道.

省级内刊 审编流程 气象期刊

王云秀

<河北气象>编辑部,石家庄,050021

国内会议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