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类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
气象类科技期刊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人才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端,制约了期刊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对气象类科技期刊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气象类科技期刊存在管理模式僵化、办刊理念偏离、经费紧张、人员不足、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不够、编委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普遍问题.希望通过转变办刊机制、引进人才、提高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等措施促进气象类科技期刊的良性发展.气象类科技期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管理模式僵化.大多数气象类科技期刊仍由各级气象部门承办,对编辑部的管理从人事任免、财务管理到规章制度等均由承办单位负责,编辑部并不能按照本身的工作特点、发展思路运做,束缚了编辑部工作人员的手脚、挫伤了工作能动性.二是办刊理念偏离.我国气象类科技期刊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期刊数量为数寥寥,相当数量期刊导向功能、组织功能和优化功能发挥不够,而是为了满足职称和学位等评价制度的需求.三是办刊经费紧张.多数主办单位认为期刊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或认为期刊对本单位的科研贡献不大或可有可无,所以便减少甚至不再给予经费资助;有的主办单位虽然没有减少经费,但一直没有增加.随着办刊成本逐年增加,造成了编辑部办刊经费紧张,保持现状都艰难,更谈不上发展.四是主编负责制没有落到实处.多数气象类科技期刊的主编都是由主办单位的主要领导兼任.五是编辑部人员不足、人才匮乏.按规定,六是编辑业务能力欠缺.七是对编辑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八是编委会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虽然有些气象类期刊编委成员中有外省籍的编委,但大多外省籍编委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作用的为数不多.促进气象类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是解放思想,转变办刊机制;二是争取经费支持和广开集资渠;三是提高编辑整体素质;四是期刊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加强对编辑培训工作的领导;五是聘任高水平的主编和高素质的编委队伍.
气象类科技期刊 办刊机制 经费管理 编辑队伍
李德恒
吉林省气象学会,长春,13006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