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雾霾趋势及趋势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观象台(54511)(06-08)年雾霾日天气统计情况,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和它们之的关系.霾属于干尘粒子气溶胶,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造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这是霾日逐年上升的一个因素.雾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就是环境大气能提供足够的过饱和度,粒子能越过峰值,我们称这个粒子活化了,也就是发生了相变,雾活化后转变成霾.(06-08)年雾日逐年略有下降,霾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06-08)年雾日以夏季最高181天,依次秋、冬、春递减,(2006-2008)年达到大雾标准(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天数依次为9天、13天、4天.霾日四季变化不明显,依次春、夏、秋、冬呈小幅上升的趋势.雾霾判别、区分的难点是夜间,由于有雾霾的天气大气混浊,能见度差,就是借助灯光辨认雾霾的颜色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夜间湿度相对比较大,湿度应在70%以上,再结合定义、经验记雾,千万不要记出矛盾来.雾霾的判别要根据天气情况(夜间和一早、一晚湿度大)和地理情况(观测场草坪刚浇过水,局部湿度大).人类活动造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对自然规律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天气现象之间的连续演变.
雾霾 气溶胶 北京地区
张爱群 蔡青 张金月 郭月虹 刘林 郭秀莲 谢贵仲 张春波 阎显荣
北京市观象台,北京,10008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