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预测模型
循环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和死亡的诱因与环境因素甚为密切,随着人们对预防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视,医疗气象学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个新学科巴西、法国、俄罗斯、中国台湾、美国等很早就有学者对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较为一致,温度低于或高于某一临界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或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而气压、湿度、风速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有很大差别.本文利用2000~2008年乌鲁木齐市循环系统疾病逐月发病人数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A文件资料中气温、气压、日照时数、总云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因子,讨论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肌梗塞和脑卒中)发病的月和年际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发病人数气象预测模型.通过对疾病与气象两组数据资料的相关分析表明,循环系统疾病与诸气象因素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一定的气象条件必然影响着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并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同时,也看到诸多的气象因子对不同病种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研究发现,影响乌鲁木齐人群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气温(特别是寒冷的刺激)、气压、相对湿度、风速,尤其是以上诸因素的骤然变化.由于本地的地理、气象等因素与其他地区不同,疾病和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定性定量参数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研究报道有所不同.本地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00~2004年变化相对平稳,高值年出现在2008年;季分布春季病多发,秋冬季最少;月分布高发期为单峰双月型,低发期为双峰单月型;利用旬预测模型进行F检验,趋势拟合准确率高血压SS=59%,脑卒中SS=63%、心肌梗塞SS=83%.可依据未来旬天气预报进行循环系统疾病发生趋势预测,为采取针对性预防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循环系统疾病 发病规律 预测模型
窦新英 张月华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