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重建弛缓性膀胱功能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尝试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带血管腓肠神经移植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控性排尿功能,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及跟踪随访进一步观察总结,为脊髓圆锥部损伤弛缓性膀胱功能重建探索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2008年9月~2009年 9月间,对7 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带血管自体腓肠神经移植桥接吻合骶神经根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分钟,平均150 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50~550ml,平均400ml;住院时间10~14天,平均12天;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1 例术后12个月有排尿、排便反射及主动排尿功能的恢复,但仍存在轻度的尿失禁,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右提睾反射恢复,2例术后10个月有排尿便意改善,1 例术后9个月出现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1例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善。结论:本方法再次验证人体部分正常混合神经(肋间神经)纤维能够通过骶神经根、盆神经丛到达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建立反射,重建了部分括约肌功能和感觉功能;证实此种手术方法获得的自主感觉和外括约肌自主收缩功能的恢复,从而使截瘫病人有望恢复较高质量的、接近生理性的排尿功能。

胸腰段 脊髓损伤 肋间神经移位 弛缓性膀胱 腓肠神经桥接

王文军 张健 蔡斌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421001 湖南衡阳市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湖南省中西结合医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张家界

中文

1-8

2010-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