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器械的研制与初步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易且价格低,适合因腰椎失稳引起的下腰痛及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的新型腰椎后路经椎弓根动态内固定系统,并通过生物力学稳定性实验来测试该系统对腰椎固定节段的动态稳定性能及活动度的影响,为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及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共3 具(男2 具、女1 具)共7 个腰椎FSU,分正常、失稳、动态内固定、坚强内固定4 组,测试椎体间节段在4 个状态下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轴向旋转6 个自由度上的运动范围(ROM)。所得数据采用 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损伤失稳状态下节段运动范围明显大于其它状态;新型动态内固定与坚强内固定两种方法固定后,节段运动范围均小于失稳标本组;新型动态内固定后的节段运动范围大于坚强固定后。结论:此种新型动态内固定系统对固定节段有较好的稳定作用,同时又保留了固定节段部分运动功能。
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椎失稳 动态内固定器械 生物力学
王文军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湖南省中西结合医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张家界
中文
1-7
2010-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