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文物建筑保护勘察技术体系的初步构建

近年来,西藏文物建筑保护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例如在布达拉宫保护维修中,文物部门引进一系列先进技术,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大量的一般性文物建筑保护中,科学技术意识亟待提高,需要从理论上、内容上、方法上对西藏文物建筑保护技术进行理性思考,以新的理念促进该领域技术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在文物建筑本体修缮保护的前期勘察调研中,一方面由于合理的勘察技术的引进和利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传统经验和感性认识,导致文物建筑遗产的勘查技术与手段难以适应现代保护的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西藏文物建筑勘察的各项科研技术较为零散,甚至缺失,适应西藏文物建筑保护规律的勘查技术体系远未建立起来。而这正是西藏文物建筑保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就。本文意在分析西藏文物建筑独特性的基础上,从现状测绘、法式勘察、残损记录等方面提出关键性的勘查技术路线,以期初步勾勒出西藏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勘察技术体系的关键要素,抛砖引玉,在将来进一步发展完善。
西藏文物建筑 勘察技术体系 法式勘察 残损记录 建筑保护
毛中华
西藏大学工学院藏式传统建筑保护与研究实验室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73-279
2010-07-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