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FPGA的动态局部可重构方法实现

介绍了目前主要使用的几种动态局部可重构方法,通过一个实验阐述了采用模块化划分方法和EAPR(Early Access Partial Reconfiguration)技术相结合实现动态局部可重构的设计步骤,并在两块不同芯片型号的开发板上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实验结果。相比传统的全局重构,动态局部重构比特流规模减小,资源利用率提高,有利于充分发挥 FPGA 芯片硬件速度快、软件可编程的优势。

动态局部可重构 模块化划分 设计流程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芯片

吴凤艳 王烈 余志祥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

昆明

中文

1-5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