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相山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对相山铀矿田邹家山、沙洲和横涧矿床铀矿石中的萤石矿物进行系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邹家山矿床﹣130m标高和206m标高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66.1℃和159.9℃,盐度为11.61 wt%和13.16wt%,密度为0.88g/cm3 和1.00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呈抛物线型关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为13.73wt%和11.62wt%,密度为0.86g/cm3 和0.87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为13.45wt%和7.95wt%,密度为0.91g/cm3 和0.79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m标高和206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m 和550m,沙洲矿床﹣138m标高和﹣98m标高为578m 和537m,横涧矿床﹣3m标高和92m标高是930m 和950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m、190~240 m、727~902 m 之间.

流体包裹体 铀矿床 成矿机制

张树明 王蕾 蒋振频 郭国林 刘金枝 安伟涛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抚州 344000

国内会议

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57-67

2009-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