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突变技术支撑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自1938 年以来,诱发突变技术应用于农作物新材料创制和优良新品种培育已经在解决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供给中发挥显著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 年9 月,世界上60 多个国家在170 多种植物上利用诱发突变技术育成和推广了3 088 个突变品种,其中中国在45 种植物上育成了802 个突变品种,占目前国际诱变育成品种数据库中总数的四分之一多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育成的突变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900 万公顷,每年为国家增产粮、棉、油10-15 亿公斤,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0 亿元.近年来,加速器离子束辐照、空间环境诱变等新型诱变手段,以及传统核辐射诱变技术的有效利用等在我国农作物诱变改良与新基因挖掘中的应用日趋活跃.植物基因组学和高通量DNA技术(如TILLING)的发展将把传统诱变育种推向分子突变育种新时代,必将在支撑我国及世界粮食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作物改良 粮食生产 诱发突变技术 基因资源 分子突变育种
刘录祥 郭会君 赵林姝 李军辉 古佳玉 王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419-4426
2009-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