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帕金森病患者rCBF变化与局部脑功能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查帕金森病患者基底节及大脑皮质区的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方法:用99Tcm-ECD SPECT脑显像探查了34例帕金森病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的变化.患者男27 例,女7 例,平均年龄(56.61±11.04)岁,范围32~64 岁,其中50 岁以上者24例,占70%.病程从发病1 年到10 年不等,但有二例分别为半年和20 余年.结果:本组34例帕金森病患者rCBF 异常率为94.1%(2/34),主要表现为基底节(24例,多为单侧性)、额叶13 例、颞叶26 例的放射性减少.另有7 例和5 例分别可见顶叶和枕叶活性减低.有20 例脑内活性减低区超过3 个,4例脑血流灌注广泛受损,5 例大脑皮质区明显变薄. 结论:国内外的研究显示,在帕金森病早期,可见累及肢体对侧基底节血流灌注和葡萄糖代谢正常或轻度增加,但大脑皮质可见示踪剂摄取减少,随病情进展,基底节的血流灌注和代谢亦明显降低,伴有大脑皮质的广泛受损.本组34例帕金森症患者中绝大多数表现为基底节和颞叶的血流灌注损伤,其次为额叶受损,这与本病的损害主要在黑质和纹状体,临床上又表现为与大脑功能损伤相关的运动障碍和认知受损的特点是相一致的.

帕金森病 脑血流灌注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99Tcm-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

孙达 叶小娟 占宏伟 许唯 包承侃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浙江杭州 310009

国内会议

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4559-4562

2009-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