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辨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本文就近10年来胸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辨证客观化研究的30篇文献,综述本领域进展: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与冠脉造影、颈动脉彩超、心电图、血流变、基质金属蛋白酶、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血栓素、前列环素、凝血因子、E-选择素、粘附分子、P-选择素、外周血单核细胞、胰岛素抵抗等关系的研究,已经对不少指标的意义取得了相对一致的认识,其中部分指标可能对心血瘀阻证辨证规范化有重要意义,对活血化瘀方药的选用、临床疗效评价、作用机理探讨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临床辨证的标准在实际研究的应用仍不够规范、统一,使临床研究欠严谨,结果缺乏可比性,甚至出现某些相互矛盾的结果;某些观测指标的选择缺乏关联性、特异性、敏感性和可行性,众多指标对于心血瘀阻证辨证客观化的实际价值,尚缺乏科学严谨的评价。提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在对现有研究资料综合整理基础上,参考大量古今文献,汇集专家意见,规范该证辨证标准;应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科研主体,病证结合,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和大样本临床调查和优选客观指标检测,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分析,有望获得较科学、严谨的结果和结论;有必要再用DME分析方法作出评价。在研究中还应注意“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兼夹证以及其他疾病因素(合并症、并发症)的影响,并可尝试进行相对应方药干预的佐证。认为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客观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提高冠心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水平,并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学术的发展。
胸痹 冠心病 心血瘀阻证 客观化研究
高红梅 杨传华 张文高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
南昌
中文
484-489
2010-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