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持续9小时高压氧对大鼠脑梗死早期AIF介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持续9h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早期大鼠缺血区神经元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以及凋亡诱导因子(AIF)的影响,探讨HBOT对AIF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模型,随机分为MCAO组和HBOT(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组。MCAO组不给予治疗措施,HBOT组在术后3h给予大剂量高压氧(持续9h高压氧治疗方案)。分别于术后3h、13h、24h、72h时间点进行数据采集,取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法以及ELISA法检测凋亡诱导因子的表达。 结果:(1)TUNEL染色凋亡细胞效:HBOT组及对照组在13h、24h及72h均可见凋亡细胞,在各时间点HBOT组凋亡细胞数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AIF表达情况: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各时同点HBOT组的AIF阳性细胞核均少于对照组(P<0.05);ELISA结果显示MCAO后两组的细胞核AIF均为先升高再降低,但各时间点HBOT组胞核AI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HBOT的线粒体A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线粒体膜电位:对照组在MCAO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24h达最低,HBOT组在各时间点的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HBOT可能是通过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来阻止AIF的核转移,进而减少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脑缺血 高压氧 凋亡诱导因子 线粒体凋亡途径 线粒体膜电位

李婕 张红霞 于秋红 刘亚玲 薛连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高压氧科

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重庆

中文

66-70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