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缸盖双层水套结构优化及冷却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本文针对某重型车用六缸柴油机气缸盖热负荷过高、鼻粱区出现热裂情况,将该缸盖冷却水套由单层结构改进为双层结构,并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双层冷却水套的三个上水孔结构为控制因素,进行了多方案优化。目前,冷却水套的冷却能力通常采用关键受热区域的冷却水流速来进行评价,本文提出用对流换热系数(HrC)来进行评价更符合传热实际,为证实这一观点,对气缸盖火力面上三个受热关键区域的流速和HTC进行加权处理,得出综合流速与综合HTC,并分别以该两个综合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得出了两个不同冷却水套最优结构方案。为了验证这两个评价指标哪个更优,进行了这两个最优水套结构方案下气缸盖底部温度台架测量实验,实验表明,以综合对流换热系数作为冷却水套冷却能力评价指标更符合传热实际,得出的冷却水套最优水套结构方案冷却能力更佳。其原因是评价指标HTC考虑了湍流对换热能力的贡献。

双层冷却水套 上水孔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 评价标准 温度测量

王兆文 邓鹏 李威 黄荣华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2010年APC联合学术年会

宜昌

中文

217-225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