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可回收能力的空间行波管高效率研究

效率是行波管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空间行波管,效率的提高可以立即转化为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注波互作用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得到便于收集的“作用完了”的电子注。通常具有高电子效率的电子注,能量分散较大,不利于收集。通过设定电子效率大于25%这个限制条件,来保证了具有高可回收能力的电子注,同时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在遗传算法中调用3维MTSS,用来计算注波互作用后的输出能量和电子能谱图。并对一支Ku波段的螺旋线行波管进行优化设计,从数值计算结果来看,可回收效率提高到了89%,且具有26.9%的电子效率。

螺旋线行波管 遗传算法 双渐变慢波结构 可回收能力

易红霞 肖刘 刘濮鲲 李国超 薛智浩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军事微波会议

哈尔滨

中文

526-529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