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谈高血压病的状态诊断与调控

作者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和中医的整体恒动观念,通过长期临床工作的观察与探索,提出:(1)高血压病是机体系统调控后的状态,应对患者进行具体的状态判断,尽可能地分析其高血压形成的关键机制,通过消除引起机体进行反馈性血压调节的因素,而达到调控血压的目的。(2)状态诊断与调控的理念有利于高血压病的个体化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状态评判内容至少应包括:心理(如焦虑)状态、神经(如交感神经亢奋)状态、内分泌(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激活)状态、代谢(如高钠盐摄入、胰岛素抵抗)状态、血管(如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状态、血流变(如高血粘滞度)状态以及中医之虚(如肝肾亏虚)、实(如肝阳上亢)、痰(痰湿内阻)、瘀(瘀血阻滞)状态等。(3)状态诊断与调控的理念可指导血压的合理调控。血压的调控应根据忠者的具体状态,确定合理的目标水平,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充分考虑药物对整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高血压病 状态诊断 血流动力学

卢依平 周立华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

国内会议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278-280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