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灌溉对北京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研究灌溉时期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产量、质量、耗水量和蒸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二茬紫花苜蓿的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一茬在灌溉返青水的基础上分枝期灌水、第二茬刈割后5天灌水产量较高;第三茬苜蓿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苜蓿各茬的耗水量随水分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适当水分条件下苜蓿蒸散率最小,第一茬苜蓿在返青6天灌水的蒸散率最低,为278.53,第二茬的刈割后5天灌水最低,为360.58,第三茬不灌水处理最低,为420.56,第3茬苜蓿刈割后5天+分枝期灌水的蒸散率最高。因此建议北京地区种植紫花苜蓿主要应在第一茬返青期、分枝期和第二茬苜蓿刈割后初期灌水,第三茬应少灌水或不灌水。

紫花苜蓿 灌溉管理 耗水量 蒸散率

赵金梅 周禾 王育青 孙启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10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业科学系 草业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北京

中文

411-415

2010-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