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拓展个性化复苏方法 提高创伤后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频发,由意外事件导致的严重创伤引起的心脏骤停呈上升趋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素导致的创伤性心肌骤停常见于颅脑损伤、胸部伤、腹部创伤、脊柱和脊髓损伤、严重四肢创伤、多发伤与复合伤,创伤引发的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低。鉴于创伤导致的心脏骤停大多在特殊的条件下发生,实施人道医学救援的过程中,根据灾害创伤并发心脏骤停的特点,比如创伤引发心脏骤停多伴有胸肋骨骨折、腹部脏器损伤、失血性休克等,进行适宜的个性化人道医学救援。在原有心肺复苏(CPR)方法基础上,选择适宜的个性化CPR方法对于提高创伤后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心肺复苏 腹部提压 膈肌下抬挤 骨髓腔输注 感控式背板

王立祥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

南昌

中文

37-40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