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供血机构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角色定位
2003年的SARS、2008年南方冰冻灾害和汶川“5·12”特大地震、2009年成都“6·5”事件等灾害引发了我国各级政府、有关机构乃至全社会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更深层次的思考,人们在关注政府和医疗机构的救援能力,同时也把目光聚焦在采供血机构的血液保障能力上。采供血机构建立虚拟“血库”(献血者登记),对健康献血者,尤其是稀有血型献血者进行登记管理、募集和程序化采集,需要多少采多少,是一种长期稳定的保障方式,优点是容易控制、代价最低,缺点是可能由于突发事件的性质不同,不能做到持续保障或引发严重的血液安全问题。在灾害应急救援中,采供血机构如何定位好自己的角色,采取什么模式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直接影响救援工作的效果。
采供血机构 应急救援 血液保障
刘拯
萍乡市中心血站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138-139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