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的研究
目的:探索早期拔管改换无创机械通气策略的技术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例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20例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行机械通气,待“改良GCS评分达15分标准”稳定2h窗口期出现,此时拔除气管导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以后渐减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对照组16例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时判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此时拔除气管导管,改无创通气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通气及氧合指标,两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重新插管率、VAP发生例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P>0.05);两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3.2±1.1)和(5.4±2.3)d,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分别为0和3例,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7±3)和(21±5)d,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插管上机病例,以“改良GCS评分达15分标准”窗口期为时机早期拔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序贯性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严重呼吸衰竭
郑大伟 王承志 刘仁水 高峰 邓顺莲 周鹏 何炎
湖南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湖南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227-230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