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治疗骨折的效果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降钙素治疗骨折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64只2个月龄SD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OVX)后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只。观察组从骨折术前1周至术后8周每天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2 IU/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7、14、28、56 d骨痂中Ⅰ、Ⅱ、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从骨折后第7天开始至第56天,各组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逐渐下降,Ⅱ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先升高后下降,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从第28天起,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观察组>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56天观察组骨痂已为骨性,而对照组仍多数为软骨性。结论:降钙素能促进软骨性骨痂向骨性骨痂转换,加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降钙素能促进成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抑制Ⅱ型胶原mRNA表达有关。
降钙素 骨折 作用机制
肖强 董谢平
江西省人民医院骨二科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256-258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