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防控生物新制剂的研究Ⅰ.分泌抗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将E.Coli O157∶H7(EHEC-O157∶H7)用甲醛灭活超声破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获得七株分泌抗E.Coli O157∶H7单克隆抗体(m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E7、B8、E7、D3、H7、F1和C3,Ig亚类分别是IgG2bK、IgG2aK.IgGlK、IgMK,IgMK,IgMK和IgG2aK。用间接ELISA检测,E7和F1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效价为1.6×10 3,腹水效价均为1×1011;C3、2E7、B8、D3和H7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效价为1×101~2×102,腹水效价均为4×102~2.5×106。相加ELISA结果显示,D3和H7 mAbs对应相同的抗原表位,而其它五株对应不同的抗原表位。用间接ELISA分析特异性,2E7、H7和D3为抗EHEC-O157∶H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其它四株mAbs与某些其他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有交叉反应。Western blotting表明,C3、E7和F1三株mAbs在蛋白分子量28kD处有特异性条带,2E7、D3和H7三株mAbs在蛋白分子量35kD处有特异性条带,而mAbs B8则未显示蛋白带。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 H7 单克隆抗体 生物制剂 人兽共患病
夏兴霞 刘洁 王永山 诸玉梅 欧阳伟 何孔旺 张雪寒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210014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南京 210095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566-569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