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心衰舌象演变规律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心衰舌象的演变规律,据舌象的变化特点以掌握病情的发展规律,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以急性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发病3天、7天、10天进行临床资料采集。用数码照相机拍摄舌象片。同时由2位中医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对病人进行舌诊。 结果:急性心衰舌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第3天时,舌苔黄厚腻或燥出现率明显增加;到发病第7天时,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占70%;发病第10天时舌苔黄厚腻或燥占35%,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占65%。发病第3天时,正是疾病的急性期,舌紫暗或绛紫出现率明显增加占65%,发病第7天时舌红或淡红等出现率明显升高占70%发病第10天时舌紫暗或绛紫出现率又明显升高占61%。提示心衰患者痰浊血瘀随病情好转而逐渐得到了改善,但气虚阴伤的出现率增加。 结论:舌象以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或燥转为舌红或淡红干苔薄黄、少苔或无苔或舌暗苔薄黄为主,多属病情好转,预后好;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燥不退或加重,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在心衰的治疗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发汗利小便以免伤阴耗气。 但临证时还要把舌象与其它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全面的治疗方案。

心衰 舌象 演变规律

田鲜美 刘清泉 寇兰俊 梁晋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100700

国内会议

2010全国第七次中医急诊学术研讨会

兰州

中文

217-221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