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庆油田油藏采出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采用ARDRA(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技术对大庆油田聚驱、水驱和过渡带三种油藏采出水中的微生物16S rDNA克隆文库进行分析,研究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经过测序,发现油藏采出水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厚壁菌门Firmicut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硫化螺旋菌属Sulfurospirillum。聚驱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最简单,优势菌群为不动杆菌属,占库容的85%,另外还有假单胞菌属,占7%;水驱样品中的优势菌群也是不动杆菌属,占库容的62%,还有假单胞菌属和硫化螺旋菌属,各占20%和6%;过渡带文库的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群为弓形杆菌属,占库容的50%,还有不动杆菌属和厚壁菌门,各占19%和18%。油藏采出水中的主要古菌类群为甲烷鬃菌届Methanosaeta、甲烷绳菌属Methanolinea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三种采出水中的古菌群落结构相似,均以产甲烷古菌为优势类群。其中甲烷鬃菌属为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占各自库容的58-76%,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氢营养型的甲烷鬃菌属,表明乙酸营养型产甲烷可能在大庆油田油藏的甲烷产生中占优势地位。

油藏 采出水 微生物群落结构 16S rDNA克隆文库 扩增性rDNA 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

艾明强 李慧 刘晓波 赵劲毅 李佰广 史荣久 韩斯琴 张颖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6 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大庆 163414

国内会议

2010年石油微生物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51-160

2010-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