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甲型H1N1流感胸部薄层CT的诊断价值及限度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S-OIV)MSCT胸部影像学的CT征象,评估薄层CT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和治疗的56例(男性32人,女性24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CT完整的影像资料,分别由两位从事胸部CT诊断医师评估分析胸部薄层CT上病变形态、密度、分布范围等特点,并与常规CT扫描进行比较其影像表现的动态变化,确定诊断意见。结果:56例甲型H1N1患者中,薄层CT与常规CT扫描均有异常所见,薄层CT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要高于常规CT栓查。本组病例早期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35例,病变进展在磨玻璃影内出现类圆形或多发小片状实变24例,直接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大片状炎性实变者13例,出现肺不张3例,肺间质增生2例,以及胸膜病变41例。本组CT影像动态变化特点是早期小片状渗出的磨玻璃状改变,进展期向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和多发片状实变影过渡,最后常见有肺内病变范围减少,密度不均和肺间质性改变。结论:薄层CT是诊断甲型H1N1流感肺部病变的一种无创技术,最基本的作用是帮助具有甲型H1N1流感典型表现的患者与其它类型的肺炎患者区分开来。薄层CT能反映甲型H1N1患者肺部病变的密度、形态和范围之间的相应病理变化,可对S-OIV的早期诊断和了解病变的全部影像动态变化过程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并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甲型H1N1流感 X线计算机 动态分析 诊断价值 胸部薄层CT

闫文颖 张在人 张斌 尹永芳 王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CT诊断科 150086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诊断研讨会

南宁

中文

212-217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