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与蝮蛇伤患者中毒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及与SIRS、MODS发生的关系,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及预后估计的意义。 方法: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ACCP/SCCM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 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结果,与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与非SIRS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x2=19.73,P<0.001)。 结论: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得越明显;蝮蛇咬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升高得越明显,发生MODS几率越高。
蝮蛇咬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C反应蛋白 预后
符秋红 邓立普
湖南衡阳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76-381
200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