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

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谐社会即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保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从心理学出发,这三方面的工作除了物质和政策层面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确保各项措施能够被个体准确感知和把握。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来源包括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对个人成长与成功的研究、以及对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文中还对中国心理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成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提出了建议。

和谐 自我和谐 人际和谐 和谐社会 心理学

王登峰

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第301次香山科学会议——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

北京

中文

21-29

2007-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