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实验性绞窄性肠梗阻肠道细菌移位的研究
研究绞窄性肠梗阻在不同时限解除时对细菌移位的影响,并探讨移位菌的致病力及其对16种抗菌类药的敏感情况。20只健康杂交犬随机分为4组: 对照组、2h、4h、6h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在结扎肠管后2h、4h、6h解除肠管束扎)。15h后处死,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肠系膜淋巴结。一份称重后匀浆进行细菌培养、计数、分离鉴定、毒力实验、药敏试验。结果:移位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各组织总的细菌移位率在2h、4h、6h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28.57%、54.2%、77.1%,较对照组14.2%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解除梗阻时间的延长细菌移位至内脏器官的数量和种类均呈上升趋势。 有致病力菌株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多,移位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敏感率较高。 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敏感率较低。 移位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唑啉、亚胺培南等广谱抗菌药敏感率较高,而对复方新诺明、氨曲南、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的敏感率较低。结论:梗阻2h后解除将发生严重的细菌移位,移位菌中有致病力菌株所占比例较高,应及时应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较强的: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三代(如头孢曲松)等广谱抗菌药杀灭移位菌以控制内源性感染。
犬 绞窄性肠梗阻 细菌移位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封海波 彭广能 董海聚 王元成 白永平 马晓平 石锦江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临床兽医学系 四川 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四川省犬业协会宠物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与小动物医学专委会第12次学术讨论会
成都
中文
11-22
2006-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