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一种新的统计模型对胃癌易感基因进行多基因危险度评价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基因进行多基因危险度评价。”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汉族人群原发性胃癌患者585例和相应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子生物学PER-RFLP和AS-PCR技术分析CYP2E1、GSTM1、GSTT1、NAT2、ALDH2、MTHFR、XRCCI、IL-1β、VDR、TNF等基因型别;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基因,基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选出易感基因,并利用一种新的统计模型对选取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基因危险度评价。”结果”原发性胃癌遗传易感因素有8项,分别是CYP2E1(c1/c1),NAT2表型(慢乙酰化型,MTHFRA1298C(A/C),IL-1β(C/T)NAT2M2(A/A),XRCC194(T/T),NAT2M1(T/T),VDR TaqI(T/T)等在胃癌发生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多基因危险度评价分析,可以更直观的发现多基因组合的OR值与其基因频率存在高度相关性即随易感基因的增加,易感基因组合危险度分布曲线会向更加危险的方向移动。”结论”通过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和多基因危险度评价方法可更有效的评价多基因的危险度,以推进对易感人群的识别和保护。
胃癌 基因多态性 多基因 危险度评价
李鹏飞 冯靖宇 严滢滢 符刚 沈孝兵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16-219
2010-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