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细胞损伤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四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分子标记物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其微观辨证规律。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根据国家标准分为气滞、气虚、痰浊、阴虚四亚型,并测定其血清NO、ET、VWF值,经统计学比较之间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NO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F组>D组>C组>E组,与A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T由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B组>D组>F组>A组,与A组相比,除D、F组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D组>F组>B组>A组,与A、C、E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除F组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内皮损伤是冠心病血瘀证的重要因素,其分子标记物血清NO、ET、VWF值是冠心病血瘀证不同亚型微观辨证的可靠指标。
冠心病血瘀证 血管内皮 分子标记物 亚证型
杨军辉 欧阳玉燕
湖南中医药大学 410007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第一医学院 410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86-388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