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最适金融结构理论研究

一个经济体中的最适配金融结构,内生决定于该实体经济的禀赋特性。从经济结构内涵而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农村要素禀赋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构成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禀赋特性,小企业和新创办企业是农村城镇化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从金融交易特征观察,农村城镇化聚集了众多小企业成长所引致的异质性融资需求,与之相关的金融契约,有别于现行二元金融系统,其资金需求规模小,企业家风险突出,决定了适配农村城镇化的金融制度,不可能在现有二元金融系统中单独依靠通过对某种金融机构的改造而确立。为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必要建构“区域性”的“政策导引的商业金融系统”,其核心机制在于小额信贷的风险甄别功能。

农村城镇化 异质性金融需求 最适金融结构 风险识别

刘芬华 李华民

广东金融学院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521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836

国内会议

“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转型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0-17

2010-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