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郁
《内经》“五郁”之疾,本源于运气异常的自然变化所引发,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友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医郁病论治体系。诸郁之中,木郁为重。木之主季为春,春为万物始生,风木一郁,诸郁皆起,木郁一解,诸郁皆解。这种以木郁为根本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医郁病论治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赵献可《医贯·郁病论》中所述:“盖东方先生木,木者生生之气,即火气。空中之火,附于木中。木郁则火亦郁于木中矣。不特此也,火郁则土自郁,土郁则金亦郁,金郁则水亦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唯其相因也。予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本文就木郁理论源流及后世发展进行疏理与归纳,以期对临床郁病论治提供参考与指导。
郁病 中医论治 学术思想 《内经》
刘超 张保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6-73
2010-1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