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脊柱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则的演变

脊柱手法以纠正脊柱畸形或力学失衡为原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但是,自从70多年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被现代科学揭示以来,人们就开始逐渐忽略或摒弃脊柱力学失衡的手法治疗,转而关注突出髓核组织。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可发展,临床一线的医生们又逐渐发现了许多临床证据,证明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临床治愈,而突出髓核在保守治疗成功之后并未产生显著改变,这不得不让现代医学重新审视突出髓核的临床意义。同时,根据脊柱手法在保守治疗临床工作的实际效应,临床医生在新的背景下,又开始重新展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力学失衡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文献同顾的角度,总结了本病的这一认知历程,希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认识的深入和治疗原则的完善带来一些启示。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手法治疗 脊柱

赵平 田青

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脊柱软伤专病中心,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北京 100042

国内会议

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

北京

中文

119-121

2010-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